译文及注释
译文
白云掩没边塞险要的城堡漫卷而来,昏暗的烟尘从天边浮起。
关山的四面已把行路阻绝,遥远的故乡又何止几千里。
注释
断句:近似于绝句,通常四句。
鄣(zhāng):边塞险要的城堡。
绝:堵绝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编.古诗选读:作家出版社,2000.09:192
2、
吕晴飞 李观鼎主编.中国历代名诗今译:中国妇女出版社,1991.04:475
赏析
这首诗的前三句写景,描写了白云漫卷,烟尘四起,关山阻绝的惨淡景色;后一句抒情,表达了远离家国的悲伤和担忧。全诗语言悲慨,感情真挚。
刘昶在宋不以诗名,这首《断句》是他流传下来的唯一诗篇。这首诗同项羽的《垓下歌》一样,具有撼山动地的感人力量。平时不知书的项羽在重兵围困、四面楚歌的情况下,面对宝马美姬,悲从中来,慷慨而歌,唱出了震撼千古的绝唱。刘昶也是在有国难投、有家难奔的绝境之中,唱出这悲壮激昂,左右莫不哀哽的悲歌的,这是诗人真实感情的流露。况周颐在《蕙风词话》所说的:“真字是词骨,情真景真,所作必佳,且易脱稿。”也就是指的这种情形。
刘昶在自己的国家里
创作背景
刘昶是南朝宋文帝的第九个儿子,元嘉中封义阳王。宋废帝子业继位,为徐州刺史。废帝刘子业是个凶淫过于桀纣的暴君,继位后大肆屠戮宋室宗亲和朝臣,刘昶也是他准备捕杀的对象。据《南史·刘昶传》载:废帝派大军征讨刘昶,“昶即起兵,统内诸郡并不受命,昶知事不捷,乃夜开门奔魏,弃母妻,唯携妾一人,作丈夫服,骑马自随。在道慷慨为断句曰:‘白云……’因把姬手,南望恸哭,左右莫不哀哽,每节悲恸,遥拜其母。” 据此可推此诗作于永光元年(465年)九月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吕晴飞等编著.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:中国和平出版社,1999.10:778-779
2、
岳麓书社编.二十五史精华 2 图文珍藏本:岳麓书社,2010.12:917
简析
《断句》是一首五言古诗。诗的前三句写景,描写了白云漫卷,烟尘四起,关山阻绝的惨淡景色;末句抒情,表达了远离家国的悲伤和担忧。全诗语言悲慨,感情真挚,其不以词藻妍丽取胜,而以悲壮激越的声调感人,在日趋华靡的刘宋诗坛尤其显得难能可贵。
刘昶
刘昶(436年-497年),字休道,南朝宋宗室,北魏将领,宋文帝刘义隆第九子,宋孝武帝刘骏、宋明帝刘彧异母兄弟。母谢容华。刘昶虽流亡北魏,但始终不忘故国,在南齐篡立后多次引魏军南下,希望借助北魏的力量恢复祖业,但均未能成功。他于太和二十一年(497年)病逝,终年六十二岁,追赠太傅、扬州刺史、谥号明。 1篇诗文 2条名句
铜爵妓
江淹〔南北朝〕
武皇去金阁,英威长寂寞。
雄剑顿无光,杂佩亦销烁。
秋至明月圆,风伤白露落。
清夜何湛湛,孤烛映兰幕。
抚影怆无从,惟怀忧不薄。
瑶色行应罢,红芳几为乐?
徒登歌舞台,终成蝼蚁郭!
刘太尉琨伤乱
江淹〔南北朝〕
皇晋遘阳九,天下横氛雾。
秦赵值薄蚀,幽并逢虎据。
伊余荷宠灵,感激殉驰骛。
虽无六奇术,冀与张韩遇。
甯戚扣角歌,桓公遭乃举。
荀息冒险难,实以忠贞故。
空令日月逝,愧无古人度。
饮马出城濠,北望沙漠路。
千里何萧条,白日隐寒树。
投袂既愤懑,抚枕怀百虑。
功名惜未立,玄发已改素。
时哉苟有会,治乱惟冥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