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夕观织女诗
王鉴〔魏晋〕
牵牛悲殊馆,织女悼离家。
一稔期一霄,此期良可嘉。
赫奕玄门开,飞阁郁嵯峨。
隐隐驱千乘,阗阗越星河。
六龙奋瑶辔,文螭负琼车。
火丹秉瑰烛,素女执琼华。
绛旗若吐电,朱盖如振霞。
云韶何嘈嗷,灵鼓鸣相和。
停轩纡高盻,眷予在岌峨。
泽因芳露沾,恩附兰风加。
明发相从游,翩翩鸾鷟罗。
同游不同观,念子忧怨多。
敬因三祝末,以尔属皇娥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牛郎身处别馆多少悲,织女独居一室眼泪垂。
一年只有一晚能相会,这样的日子真可贵。
显耀堂皇的天门忽大开,只见许多高峻的亭台楼阁。
香车千辆纷纷启动,浩浩荡荡地越过了天河。
六匹龙马振起玉辔,美丽的无角龙拉着宝车。
仙女火丹举着珍奇的蜡烛,女神素女拿着玉花。
绛红旌旗飘舞好似闪闪电光,红色车盖晃动就像摇动云霞。
奏起《云门》《九韶》声音多么嘹亮,敲起灵鼓与乐声相应和。
我停下车来独自站立往高处望,反观我自己置身朝廷地势巍峨。
有幸得沾皇家的雨露恩泽,随着七月秋风到来又加新的恩宠优渥。
赏析
诗一开始就突出牵牛织女本是夫妻而不得不分离的悲伤,于是这一年一宵的团聚就显得特别的珍贵。接着,作者大胆运用想象,按照天神出游的规格,极力错陈二星相会时的热烈场面和隆重气氛。显赫的天门打开了,魏峨的宫阁隐藏在天边,千骑万乘的庞大队伍浩浩荡荡越过天河,六龙奋辔,文螭驾车,火丹秉烛,素女执花,绛旗若电,朱盖如霞,仙乐齐奏,灵鼓相和。这种夸饰的手法,继承了从屈原《离骚》到曹植《洛神赋》的浪漫主义传统,采用的是古时所谓“赋”体,同时又吸收一些民间传说成分。因为织女是天帝之外孙,所以才有这样豪华的排场。诗中接着描写,停车相望彼此都在高高的天际。他们的恩爱是短暂的,恩泽如风似露,很快就会消失,不得长久。
王鉴
东晋临淮堂邑人,字茂高。王浚子。少以文笔著称。初为琅邪王司马睿侍郎。杜韬起事,上疏主张出兵镇压。入东晋,拜驸马都尉,出补永兴令。大将军王敦请为记室参军,未就而卒,时年四十一。 12篇诗文
清河作诗
曹丕〔魏晋〕
方舟戏长水,湛澹自浮沉。
弦歌发中流,悲响有馀音。
音声入君怀,凄怆伤人心。
心伤安所念,但愿恩情深。
愿为晨风鸟,双飞翔北林。
壮士篇
张华〔魏晋〕
天地相震荡,回薄不知穷。
人物禀常格,有始必有终。
年时俯仰过,功名宜速崇。
壮士怀愤激,安能守虚冲?
乘我大宛马,抚我繁弱弓。
长剑横九野,高冠拂玄穹。
慷慨成素霓,啸咤起清风。
震响骇八荒,奋威曜四戎。
濯鳞沧海畔,驰骋大漠中。
独步圣明世,四海称英雄。
金谷诗序
石崇〔魏晋〕
余以元康六年,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、徐诸军事、征虏将军。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,去城十里,或高或下,有清泉茂林,众果、竹、柏、药草之属,莫不毕备。又有水碓、鱼池、土窟,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。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,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,昼夜游宴,屡迁其坐,或登高临下,或列坐水滨。时琴、瑟、笙、筑,合载车中,道路并作;及住,令与鼓吹递奏。遂各赋诗以叙中怀,或不能者,罚酒三斗。感性命之不永,惧凋落之无期,故具列时人官号、姓名、年纪,又写诗著后。后之好事者,其览之哉!凡三十人,吴王师、议郎关中侯、始平武功苏绍,字世嗣,年五十,为首。